通過經濟基礎課程的學習,發現它不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曲線和公式推導,而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學科,現實中好多事情都可以在經濟基礎中找到答案和解釋。
第一章主要講的是市場需求、市場供給與均衡價格。闡述幾個現實生活中的現象:
1、安居客APP顯示:北京中關三小學學區房“蜂鳥社區“,一室49平方米舊房子,掛牌總價1000萬元,單價204082元/平方米。
2、逢年過節,走親訪友總少不了帶上節日祝福禮品。每到過節的時候,節日禮品價格總會飛漲,比如月餅、粽子。月餅的成本和制作工藝與饅頭燒餅相差無幾,這類禮品為什么可以賣出幾十甚至上百倍的高價呢?
月餅作為中秋節必備的食品,節前市場需求旺盛,價格自然不會低。中秋節后,人們沒有需求了,月餅便從貨架上消失了,這就是供求關系決定市場價格。
3、2020年豬肉的價格從6月以來一直在漲,雖然漲幅不大,但是腳步卻停不下來,進入8月份以來,各地豬肉市場價格隨著農村生豬能力不足,生豬價格隨之水漲船高。豬肉價格從8月上旬的26-30元/斤,到8月下旬便漲到30-35元/斤之間。
以上三個小案例的經濟原理都是供求關系決定價格,價格也會影響供求。如果某一商品供大于求,價格下降;供小于求,價格上升。
學了經濟基礎這門課,在最基礎的消費時能夠理性消費,能夠做到真正的物美價廉,我們學習了供需法則和市場均衡,理解了需求規律能使我們對市場的行情和價格有更敏感的認識,不管是工作和生活都大有益處,最重要的是,讓我學會了用經濟學的思維去看待生活中的現象,解釋生活中的問題。